[分享]徐佳馨|爆量稅收告訴我們的事

2021/08/31

日前,財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房地合一稅收狀況,除了整體稅收續創新高之外,各縣市也有讓人意外的表現。

最讓人跌破眼鏡的,是六都繳稅冠軍並非北市,而由台中市以21.42億元稅收稱霸,其次為高雄市12.91億元,與新北市11.22億元。六都以外縣市也不遑多讓,共有6個縣市上半年稅收破億,彰化縣的3.53億元最多,新竹市與新竹縣各以2.81億元與2.28億元緊追在後。

也因為房地合一稅「有賺錢才繳稅」的設計,相較於當年奢侈稅的「不論賺賠,一律繳稅」的做法,在房地合一稅收不斷創新高之際,透露兩個現實,其一,2016年政策上路後,短期買房賺錢的人所在多有;其二,六都和六都之外,都是房價較低且具話題的區域繳得多,意味著傳統蛋黃區在2016年之後,無論是交易價量,都不如蛋白區,甚至於蛋殼區活絡。

簡言之,就是房地合一後,短期交易並沒有停止,且低價話題區房價漲更多。

會有這種情況,除與游資多、利率低、國內投資管道少等結構性問題脫不了關係外,國人對投資不動產情有獨鍾,加上2016年後微幅修正後,買方陸續歸隊,同時台商資金回流所產生的住、商客需、土地與營造成本大幅提升等議題,又給與市場新動能,種種因素都使量價穩健上揚。

在這段時間,也無怪資金轉進低價區,畢竟低價區成本低,相較於高價區還有價格空間,又有資訊不對等的優勢,如果加上又有建設話題增加能見度,區域自然成為資金追逐的焦點,即使投資人時運不濟,賣不出去,只要平盤或小虧出場,也無須繳稅,因此,稅費考量已經並非進場的重點,有沒有利潤空間,才是大家想要轉進的關鍵。

這或許也是近來呼籲打房的聲音越來越弱的原因。

在價量均揚的格局下,期待政策讓價格修正並不容易,房地合一如此,囤房稅等等也是如此,雪上加霜容易,風雲變色沒那麼簡單。

隨著時間更長、範圍更廣的房地合一2.0版上路,若無其他變因,最可能的狀況會因閉鎖期拉長,供給變少影響成交量,致使價格波動更低,對於買方來說,花費較多時間與金錢買一間理想宅,將成為日常。

是說,當期待打房成功的買方成為有殼一族,也約莫不會希望政策有什麼效果了。

 

 

資料來源:https://is.gd/trIBpI